
印尼菩提心曼荼羅基金會黃幸娟副會長(左)一行人拜會華梵,歡喜供養外籍出家學生供養金與物資,由佛教藝術學系四年級釋妙峨同學代表受贈。
農曆七月是佛教的歡喜月,也是供佛齋僧、累積福田的好時節,印尼菩提心曼荼羅基金會黃幸娟副會長等一行人發大菩提心,於5日前往華梵大學供養23名外籍出家學生,並在天台上演奏空靈鼓,完成了一場既殊勝又難得的音聲供養儀式。
印尼菩提心曼荼羅基金會與華梵大學關係友好且交流頻繁,創辦人釋學源法師今年8月才率領黃幸娟副會長與轄下數所中學參訪華梵,時隔一個月,黃幸娟副會長又帶領中國善心善行居士團、菩提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活動家企業有限公司代表,與國立高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陳德興教授等人拜會華梵,以供養金與物資供養在華梵就讀的外籍出家學生。
華梵大學林從一校長(右五)感謝黃幸娟副會長(右六)等人對華梵外籍出家學生的發心供養。
華梵大學林從一校長對黃幸娟副會長等人的善行表達謝意,也特別提到今年華梵在東南亞地區的國際化推展成果豐碩,除了與菩提心曼荼羅基金會同體系的印尼體正佛教大學締結姊妹校之外,還在越南一口氣新增了胡志明市佛教大學、雒鴻大學、西貢國際大學、蓮花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大學等5所姊妹校,未來將提供印尼與越南學生更多就學機會。
虛懷若谷的黃幸娟副會長感恩華梵大學提供種福田的機會。
談及此次供養華梵外籍出家學生的因緣,黃幸娟副會長感性的說,農曆七月供佛齋僧是佛教由來已久的傳統,在與華梵互動之後,她發現原來校內也有許多來自國際的出家學生,對於佛法與專業知識一直精進學習,但未歸屬於臺灣任何僧團,因而決定發起對外籍出家學生的供養與募集物資活動,「感恩華梵給我們這麼好的種福田機會!」
華梵大學簡江儒教務長兼國際長表示,目前華梵共有23名外籍出家學生,其中以越南籍人數最多,此次供僧儀式即由佛教藝術學系四年級的越籍出家法師釋妙峨同學代表受贈。
華梵大學佛藝系釋妙峨同學(右)代表華梵外籍出家學生接受供養,感恩大家共結好緣。
釋妙峨以一口流利的國語說,農曆7月是佛教吉祥歡喜月,在這個皆大歡喜的日子裡,她要特別感謝曉雲導師創辦華梵,自己才能有因緣飄洋過海到華梵學習,今天也才能與大家共結好緣。
釋妙峨特別感謝黃幸娟副會長一行人對華梵外籍出家學生的關懷,但重點不在金錢與物質的供養,「更大的意義在於這是一個橋梁,串接大家互相學習,在佛法的道路上一同精進努力!」她也期待畢業後能返回越南完成弘揚佛法的心願。
黃幸娟副會長以空靈鼓的美妙音聲供養華梵。
儀式最後,大夥移至圖資大樓五樓的戶外天台,在遠山環抱、雲淡風清的美景下,欣賞黃幸娟副會長親自演奏的空靈鼓,以美妙音聲供養華梵的好山好水;當眾人陶醉在空遠渾厚的音色中感受心靈的療癒,所有憂愁煩惱也頓時拋到九霄雲外。
眾人陶醉在空靈鼓的悠遠音聲之中。
會後林從一校長帶領外賓參觀韓國大佛畫製作、東亞書法研究中心、一坪店舖企劃設計成果展、新六藝工坊、斲琴工坊等設施,對於佛藝系熟齡同學努力創作的精神尤其留下深刻印象,也對華梵大學的教學成果讚嘆不已。
眾人參觀韓國大型佛畫製作現場。
華梵大學簡江儒教務長(中)帶領外賓參觀斲琴工坊。
外賓對於華梵大學的新六藝教學特色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