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斲琴工坊推廣教育班學員柯宗苗不惜成本打造「金箔古琴」,在成果展現場公開展出,令人驚艷。
華梵大學斲琴工坊近日在新北與臺北市區策劃了一系列的古琴展演活動,以及社團法人「台灣琴學研究會」、「新北斲一琴社」成立大會,活動會場更展出斲琴工坊學員不惜成本與時間,打造出應是史上第一張獨一無二的「金箔古琴」,精湛工藝與動人的音色令人嘆為觀止!
古琴製作為華梵大學「新六藝」通識課程之一,智慧生活設計學系林正雄教授於2015年一手打造「斲琴工坊」,致力推廣古琴琴藝、琴樂與生活美學,古琴製作更已達專業水準,創立至今培育出無數琴友、琴人與琴師,包括電子業老闆、故宮文物修復師、中醫師、古琴教師、漆藝家、書法家、國立大學教授等,都在斲琴工坊製作完成許多優質古琴。

華梵大學佛教藝術學系碩士班研究生張旭華於現場彈奏金箔古琴。
今年華梵斲琴工坊成果展演主題為「斲構聲韻與空間之美」,活動內容特別豐富,首先於9月24日在新北市文山地區深坑國中靜思閱讀書軒舉辦「新琴雅集」與「華梵斲琴工坊古琴製作成果師生聯展」,邀請學員展示自己費時一年精心製作的古琴,並輪番上台彈奏,與現場來賓共賞悠揚琴音與斲琴工藝,正式宣告古琴藝術從華梵校園走向社區,進行社區創生與空間美學營造。

「金箔古琴」金光閃閃,引人注目。
在會場展出的十餘張古琴中,最吸睛的莫過於一張貼滿金箔的黃金色古琴,閃著金光的琴身就猶如上了金箔的神尊,令人讚歎不已!古琴主人柯宗苗正是一位道教法師,曾經當過寺廟主委,平日積極參與臺北松山慈惠堂讀經班活動,也是華梵斲琴工坊推廣教育班的學員。

斲琴工坊推廣教育班學員柯宗苗對古琴做工精益求精,令人讚嘆。
林正雄教授指出,柯宗苗深知今生的志業就是供養佛道,因此兩年前報名參加斲琴工坊時,就在神明面前發願,希望能以神像安金箔的方式,親手斲製一張極其稀有罕見的「金箔古琴」獻給神明。

華梵大學黃智陽主秘於現場彈奏「金箔古琴」 。
林正雄教授說,為了將琴身完美地貼滿金箔,柯宗苗不惜時間與成本不斷嘗試,只要稍不滿意,就將昂貴的金箔磨掉重貼,如此反覆七次才終於大功告成。而做一次金箔需花費一萬多元,做滿七次即花掉柯宗苗將近八萬元支出,但他依然沉醉其中,整張古琴也歷時一年半才完工,比一般斲琴多了半年之久!

「金箔古琴」展示於臺北市La Belle Coffee精品咖啡館(臺北市金華街247號)。
師生聯展開幕當天,柯宗苗毫不藏私的將價值不斐的金箔古琴提供出來展示,大方讓現場琴友試琴。林正雄教授說,至今未曾看過文獻記載或聽聞過金箔打造的古琴,這應是史上第一張獨一無二的金箔古琴,彈奏起來比一般古琴更多了金石聲,音質極佳,且髹漆精到,華美不失韻味,令人十分驚艷,柯宗苗對古琴的熱愛程度也讓人為之動容!

華梵大學智慧生活設計學系林正雄教授現場示範古琴演奏。
華梵大學表示,「華梵斲琴工坊古琴製作成果師生聯展」目前正在臺北市La Belle Coffee精品咖啡館(臺北市金華街247號)展出,展期至10月16日止,現場的古琴不但琴音沈雄,漆色也十分具有創意,與古為新,雅俗共賞,最為奪目的「金箔古琴」也陳列其中,歡迎各界琴友、琴人、琴師前往參觀撫琴,閙中取靜,塵俗盡消。

華梵大學斲琴工坊成果展演現場展示多張古琴。
另外,由華梵斲琴工坊校友籌組的「台灣琴學研究會」與「新北斲一琴社」,也於成果展開幕現場舉辦成立大會,推舉林正雄教授為理事長,未來將與華梵大學斲琴工坊共同合作,支持華梵大學推廣教育古琴彈奏學分班開課,以及社區古琴班教學,並聯合爭取政府補助,舉辦展覽丶雅集、出版丶提案社區創生等計畫。

華梵大學斲琴工坊成果展現場展示的古琴與琴譜。

資深藝人胡錦女士(中)蒞臨參訪,並與斲琴工坊主持人林正雄教授(左一)、華梵文物館陳娟珠主任(左二)、華梵大學簡江儒教務長(右二)及華梵大學黃智陽主秘(右一)現場合影。

華梵大學斲琴工坊成果展現場熱鬧滾滾。

華梵大學智慧生活設計學系林正雄教授(中)與斲琴工坊學生們合影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