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福展參展同學分享作品,現場成為互相打卡的熱點。
「一切諸苦皆消滅,百福妙相具莊嚴」;華梵大學為眾生祈福,由佛教藝術學系吳大仁老師邀集書法創作課學生與畢業校友、校內外專家共同書寫「福」字,於華梵文物館盛大舉辦「百福展」,希望大家福慧雙修,積累福報,集福呈祥。
牆上擺滿書寫「福」字創作,吸引同學前來拍攝。
近來天災戰亂頻仍,世界動盪不安,人心亟需得到慰藉,走進華梵文物館「百幅展」開幕會場,看到遍滿牆上與展櫃超過上百個「福」字,以各種字體和書風多元呈現眼前,讓人頓覺被福氣滿滿包圍,心情也愉悅起來。
簡江儒教務長致詞。
華梵大學簡江儒教務長表示,華梵非常重視傳統書畫教育,不僅創辦人曉雲導師於1997年獲頒行政院文化獎,吳大仁老師也是重要的推動力量,除了長年開設書法課程作育英才,圈粉無數,更經常偕同學生辦展,這次百福展參展對象甚至從校內師生擴及校外人士,實在不簡單。
策展人吳大仁老師(左)致贈簡江儒教務長兩支毛筆。
簡江儒教務長認真地說,希望自己未來也能有機會當吳大仁老師的學生,向他學習書法,並期待華梵能成為臺灣與東亞地區最重要的書法中心,將書法文化發揚光大。吳大仁老師則當場致贈簡江儒教務長兩支毛筆,感謝他對書法教育的大力支持及肯定。
前臺北榮民總醫院護理部督導長蘇逸玲與參展作品《褔由心造》合影。
專程前來看展的醫療奉獻獎得主、前臺北榮民總醫院護理部督導長蘇逸玲也說,自己是吳大仁老師最早的粉絲,因為北榮書法社早在民國79年即邀請吳大仁老師指導至今,而吳大仁老師和曉雲導師初識的地點就在北榮佛堂,從此吳大仁老師即與華梵結下書法的不解之緣。
來自馬來西亞的佛教藝術學系陳慧銨同學與參展作品《褔星高照》。
蘇逸玲督導直言,國小取消書法課是教育的悲哀,因為寫書法需留天格、地格、左右平衡,寫時還得坐姿端正、站姿正直、心情平穩,這不就是做人的基本道理嗎?「書法可以讓人格昇華,學書法的小孩不會變壞」,她呼籲新任教育部長立即恢復國小書法課,讓每一個孩子重新拿起毛筆,振興書法文化。
策展人吳大仁老師展出近期作品《善良褔報》、《福慧雙修》。
策展人吳大仁老師指出,「百福展」除了呈現「書法創作與欣賞課」學生的學習成果,也展出簡江儒教務長、華梵文物館陳娟珠主任、蘇逸玲督導、畢業校友吳軒慧等人的「福」字作品,最遠之「福」則來自新加坡的出家法師,希望集各地眾人之力祈福呈祥,讓華梵與世界越來越有福報,曉雲導師的精神散發至每一個角落。
現場師生大合照。
「百福展」展期即日起至4月25日為止,歡迎師生與社會大眾前往華梵文物館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