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佛教紙花作品成果展」於圖資大樓四樓藝文空間開幕。 華梵大學佛教藝術學系暑假國際化課程,邀請韓國「人間國寶」京畿道無形文化財第63號紙花匠石龍法師首次來台,親自傳授珍貴的佛教傳統紙花工藝並舉辦成果展。走進圖資四樓,看到炫麗多彩又多姿的紙花作品,師生心情都美麗了起來。 開幕儀式合影,前排左起:簡江儒教務長、韓國人間國寶紙花匠石龍法師、李天任校長、佛教藝術系陳明華教授。
華梵佛藝系韓國佛教史專家陳明華教授表示,韓國與日本由於緯度較高無法四季有花,因此發展出獨特的紙花工藝,利用宣紙製作與多層植物染,產生比擬自然界真花的柔美莊嚴效果,用於佛事法會之中,也可莊嚴道場,成為極為珍貴的佛教文化遺產,並被列為京畿道國家無形文化財之一。 「韓國佛教紙花作品成果展」開幕式座無虛席,華梵大學李天任校長特地前往鼓勵學生。 陳明華教授去年即在佛藝系開設紙花工藝製作課,今年暑假再力邀2017年獲頒韓國京畿道無形文化財榮譽的國寶紙花藝師石龍法師來台一個月,為華梵學生親授四週的進階課程。同學們都如獲至寶,努力學習,甚至為了成果展熬夜趕工,讓石龍法師相當感動。 韓國京畿道無形文化財第63號紙花匠石龍法師(右二)應華梵大學之邀首次來台,開設暑期國際化課程。 石龍法師說,紙花工藝看似簡單,做起來並不容易,通常要學習兩年才能有好作品出現,但華梵的同學連下課時間都不想離開教室,隨時都在問問題,主動請老師個別指導,才花一個月時間就把兩年精髓都全部抓到,真的很不簡單。
隨石龍法師來台的助手禹京希也笑著說,她跟隨法師八年,第一次看到法師教學這麼認真,短短一個月內華梵同學就能傳承法師的精湛手藝,真是幸運。 蔡亞芸同學與其作品〈富貴梵華〉。 華梵大學李天任校長指出,現在AI大行其道,假的東西都能做得幾可亂真,唯有用自然材料親手製作出來具有手感的藝術品,才是經過心靈淬鍊、擁有獨特的價值,而佛教紙花就具備這些要素,非常值得推廣。簡江儒教務長也說,華梵以新六藝課程聞名,紙花工藝可視為新六藝中花藝的延伸。 釋傳遠法師(右)於工作坊課程期間與陳明華教授(左)接受採訪。 今年剛考上佛藝系碩士班的新生傳遠法師,為了完成自己的紙花作品,經常熬夜到凌晨三點,隔天早上又趕來上課,但看起來卻神采奕奕,受訪時手還停不下來一直做。她說,做紙花就是一種面對自己的過程,很多事情一開始總是不順利,但只要願意花時間一步步慢慢來,就會有漂亮完整的作品。 華梵大學佛藝系三年級的越南籍萬然法師做出充滿越氏風格的的紙花作品〈花入娑婆‧願滿塵世〉。 擔任插花老師35年的陳文惠,這次將咖啡豆和錢幣葉融入紙花創作中,與小組同學共同完成非常獨特的大型創意作品〈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成為展場吸睛的焦點。其他像佛藝系碩士班二年級蔡亞芸的〈富貴梵華〉、佛藝系二年級見播法師的〈花奉獻‧牡丹芍藥真堪羨〉與張庭溎的〈繁華落藝〉等作品,也都非常精彩。 曾擔任30年花藝師的陳文惠(右)此次與小組共同創作展出作品〈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並與陳明華老師在作品前合影。
張庭溎說,紙花工藝作品從裁剪、染色、塑形組合、修飾到固定,只有白膠是人工製品,其他所用原料素材都是天然的,尤其石龍法師教大家用刀子切出紋路和捲度,更是在台灣學不到的技能。之後她會以紙花技法做出更多實用性的作品,讓日常生活充滿藝術美感。 「佛教紙花作品成果展」即日起在圖資大樓4樓藝文空間展出至9月17日,歡迎社會大眾前往參觀。 張庭溎同學與其作品〈繁華落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