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頁面主要內容區

新聞活動

Announcement&News
:::

美術與文創學系莫曉彤、蕭采均與劉文穎,利用桂花、茶葉與香菇等石碇區農產作為元素,共同創作一系列雨傘作品。
美術與文創學系莫曉彤、蕭采均與劉文穎,利用桂花、茶葉與香菇等石碇區農產作為元素,共同創作一系列雨傘作品。

華梵大學美術與文創學系開設「文化創意產業概論」課程,特別關注為高齡者設計遊戲及互動活動,並將同學自行開發出來的遊戲道具,帶到台北市兆如老人安養護中心和老人們一起玩遊戲,同時於校內舉辦「設計共齡」成果展,收到熱烈迴響。

策劃團隊以華梵大學新六藝的花作為元素,發想創作出一系列圖案製作遊戲,激發老人想像力。
策劃團隊以華梵大學新六藝的花作為元素,發想創作出一系列圖案製作遊戲,激發老人想像力。

「文化創意產業概論」課程執行教育部人文社會與產業實務創新鏈結計畫(iLink)第一期兩年計畫,由修課同學在老師指導下,透過遊戲與商品設計探索高齡社會需求,展現創意成果,112學年度以遊戲為主題、活動為形式,和年長者一起玩,113學年度進一步開發高齡者適合的商品,以測試是否符合高齡社會所需。

同學為自己設計的配對遊戲進行導覽。
同學為自己設計的配對遊戲進行導覽。

計畫成果展「設計共齡——高齡友善設計新體驗」於3月5日至27日於華梵大學霓虹藝術空間舉行,展出學生研發設計出的多款適合高齡者使用的創新作品,包括記憶卡牌遊戲、特製雨傘等,不僅豐富了老年人的日常娛樂,也蘊含豐富的文化價值,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

課程指導老師美術與文創學系助理教授林仲如(右1)致詞。
課程指導老師美術與文創學系助理教授林仲如(右1)致詞。

課程指導老師、美術與文創學系助理教授林仲如說,這些針對高齡者設計的創新解決方案和文創產品,展現了學生的創造力和專業技巧,也反映出華梵大學將藝術教育與社會需求相結合的先進思維。

策劃團隊以華梵大學新六藝的茶作為元素發想製作七巧板小遊戲,於兆如老人安養護中心與老年人互動。
策劃團隊以華梵大學新六藝的茶作為元素發想製作七巧板小遊戲,於兆如老人安養護中心與老年人互動。

林仲如也分享學生前往兆如老人安養護中心與老年人互動時的觀察和體驗。她指出,學生們最初對老年人持有一些刻板印象,認為他們與現代生活格格不入,但在親身互動之後,發現老年人的情感和溝通方式遠比預期中豐富,他們的熱情和友好也挑戰了學生的既有看法,深刻影響他們的創作過程。

策劃團隊利用簡單料理素材製作遊戲,希望增強老人認知能力。
策劃團隊利用簡單料理素材製作遊戲,希望增強老人認知能力。

林仲如說,這次展覽不僅展現了學生的技術能力,更重要的是展示了藝術與文創如何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深層聯繫和理解。

美術與文創學系副教授張壯熙也對學生的創作給予高度評價,尤其強調將創意轉化為具體產品的市場價值,鼓勵學生在創新過程中,追求實用性與市場導向。

策劃團隊利用天然材料製作顔料,設計文創作品。
策劃團隊利用天然材料製作顔料,設計文創作品。

本課程還特別邀請薪羅輯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空間設計師黃怡菁參與課程指導,教學生如何將創意和文創元素整合進實際的空間設計中,使學生的創作不僅理論豐富,更能落實於生活實踐。

策展人美術與文創學系廖柏榆(左)與莫曉彤同學。
策展人美術與文創學系廖柏榆(左)與莫曉彤同學。

美術系與文創學系指出,感謝教育部iLink計畫的支持,讓學生有機會將所學應用在社會實務上,不僅增進學生對高齡社會需求的敏感性和創新思維,更凸顯了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展現出華梵在推動社會創新與文化保存方面扮演的重要角色。

參觀者專注欣賞展覽作品。
參觀者專注欣賞展覽作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