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頁面主要內容區

新聞活動

Announcement&News
:::


韓國書法名家崔載錫作品〈金素月詩〉引起參觀者興趣。

當韓文的圈圈和線條碰上漢字書法藝術,會擦撞出什麼視覺設計與跨文化火花?華梵大學東亞書法研究中心舉辦「台韓書法名家邀請展」,邀請韓國與台灣當代書藝家盛大展出創意書法作品,未來更擬跨足AI領域進行創發,成為全台最具書法國際觀的書藝推廣研究重鎮。


開幕當天出現大批人潮。

「台韓書法名家邀請展」即日起至11月20日於板橋「橋藝術空間」與華梵大學東亞書法研究中心兩大展區同步開展,53名參展者皆為台韓書壇名家或大學教授,包括台灣薛平南、杜忠誥、施春茂、李蕭錕等26人與韓國李周炯、鄭台喜、朴洋濬、朴載福、崔載錫等27人,作品漢字、韓文書法兼具,呈現當代書藝的多元風格面貌。


華梵大學李天任校長致詞。

華梵大學校長李天任表示,書法藝術是台灣面向東亞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AI對傳統藝術的衝擊不是排斥或接受的單選題,而應利用AI創造出更多書法之美的可能性,這正是華梵大學東亞書法研究中心的重要工作,期待透過與日、韓書藝家的合作,共同推動書法國際化,成為華梵大學亮點特色。


華梵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院長黃智陽致詞。

華梵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院長黃智陽也直言,台灣體制內的書法教育每況愈下,但在中國、日本、韓國甚至東南亞國家卻很重視,華梵東亞書法研究中心作為跨國資源累積與串連的長期平台,將傾全力建立書法國際觀,並跨界與AI等不同媒材做創發結合,開創書法藝術的未來性。


韓國書法名家李玩作品〈你好〉。

黃智陽指出,此次參展的韓國書藝家,透過書法作品將韓文呈現得深具設計感與時尚性,抽象美感的文字背後更蘊含哲學與文學深意,華梵大學今年也申請到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將在專題課程中推動韓文書法與日文假名書法的符號創作,讓同學感受文化與造形藝術的複雜關係,培養與東亞書法的對話能力。


威力大岡文化藝術基金會顧問莊文章與作品〈翰墨煙雲〉。

而不只是韓文書法讓人驚艷,此次展覽也有許多充滿視覺魅力的漢字書法創新作品;例如黃智陽將古琴樂譜〈臥龍吟〉融入書法創作,即被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前副校長林進忠喻為「將書法可能性發揮到最大」的創意作品。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前副校長林進忠致詞。

林進忠並肯定華梵大學是台灣書法研究與創作的最重要堡壘。羲之堂負責人陳筱君也說,「台韓書法名家邀請展」從台灣跨度到韓國,並於展覽期間舉辦書藝論壇,透過多元形式為書法藝術創造更多可能性,對書法藝術的推動著力最身。


韓國大田大學校書藝美學科敎授李周炯透過視訊致詞。

韓國大田大學校書藝美學科敎授李周炯亦透過視訊連線表示,感謝華梵與韓國一起透過筆墨舞蹈,創造展示兩國文化力量和藝術魅力的機會。另一位韓籍參展者、廣西藝術學院桂林中國畫學院書法系主任金玟廷說,期待能以此次展覽為契機,架設起與全球書藝界溝通的橋梁。


開幕茶會由古琴演奏家翁瑞鴻帶來精彩的古琴表演〈臥龍吟〉。

極具巧思的是,開幕現場邀請古琴演奏家翁瑞鴻彈奏古琴,配合黃智陽院長以古琴名曲〈臥龍吟〉琴譜為創作素材展出書法作品,翁瑞鴻也在作品前當場演出一曲〈臥龍吟〉,琴音餘韻與視覺美學精彩交融,讓全場貴賓都沉浸在優雅的人文藝術氛圍中。


廣西藝術學院桂林中國畫學院書法系主任金玟廷透過視訊致詞。


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董事吳國豪(左)作品〈陳輝赤嵌夕照〉與華梵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專案助理教授鄧君浩作品〈李白詩〉。


開幕現場合影。
Top